这9种不良教养方式要避免
最近国外网站发布了一组父母不良教养方式的漫画,刷爆了Facebook。这些漫画同时也戳中了许多中国父母面临的亲子关系痛点。 看过漫画才知道,生活中孩子很多难以理解的行为背后,原来都有答案。 只是作为父母自己往往不自知:孩子的问题,根源出在父母身上。 1 孩子的每一次打扰是在呼唤你的爱 ![]()
仔细回想,自己是不是经常对孩子说:“走开,没看到我正忙着吗?每天什么都不会,就只会捣乱!”
多少父母每天都这样硬生生地将孩子从自己身边推开。 孩子的打扰只是在呼唤你的关注和关心,他们需要从你的关注中感受爱意。 这些父母不知道,孩子的“打扰”也就这几年而已了。因为等他长大后什么都会了,可以照顾好自己的时候,就不再那么需要你了。 2 你不知道爱撒谎的孩子心里有多苦 ![]()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当孩子犯错时,为什么会撒谎?
因为他知道一旦说出实话,将会面临来自父母的吼叫,指责、甚至是打骂。孩子为了逃避处罚,而说出谎话。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曾说到: 如果孩子跟你说谎,说明孩子没有把你当做不幸的分担者。 他们宁可自己承担犯错后的愧疚感,圆谎的心理压力,也不惜对父母撒谎。孩子犯错就说谎,其实是对父母不当教育行为的一种过激反应。 3 伪挫折教育玩坏了孩子的自信心 ![]()
中国式的打压教育,这也许并没有错。但是过分崇尚让一个孩子单独成长,则未免本末倒置。
事实是当父母试图用打压来增加孩子对挫折的“抵抗力”,往往用力过度,伤及无辜。 过多的插手和打压,只会养育出一个自卑的孩子。 4 孩子没主见是父母惹的祸 ![]()
不要在公共场合教育孩子,是得体的家庭教育最后的底线。
家长往往以为这样是在教孩子如何做人处事,却低估了孩子自身的自尊心和羞耻心。 给犯错的人留下最后一块遮羞布是莫大的智慧,那何不把这种智慧用于教育孩子上呢? 孩子也要面子,孩子的面子父母需要去保护。 5 父母的控制欲是一个孩子的灾难 ![]()
每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控制欲:
小到孩子穿什么衣服,买什么玩具;大到孩子读什么学校,从事什么工作。 父母们往往试图用这种控制欲来规范孩子的前途。但是这种建立在控制基础上的爱对孩子来说,是前行路上沉重的枷锁。 一个孩子完美的人生,是拥有选择权。一个能让孩子自己做选择的父母,是明智的,因为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控制欲,敢于让孩子过自己的人生。 6 无底线的溺爱只会养出“巨婴” ![]()
惯子如杀子,溺爱不是爱。
溺爱怎么会是爱?那不过是一种不愿意思考如何去教育、只会一味讨好孩子的懒惰思维。 这种“爱”的尽头,只会供养出一个巨婴,而不是一个成才的孩子。 7 每个爱发脾气的孩子都在寻求你的关注 ![]()
比起被责骂,另外一种极端同样也是孩子不能忍受的,那就是家长的漠视。
孩子宁可被父母提醒,唠叨、责骂也不想被父母忽视。 我们知道爱的相反面向来不是恨或者讨厌,而是冷漠。常常被父母忽视的孩子,这会让他的内心更加受煎熬。 8 你的修养就是孩子的教养 ![]()
你用命令的口吻指挥孩子做事情,那孩子自然有样学样。
孩子没有从家长的身上学会尊重,自然不能明白如何尊重别人。 你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熊孩子不是横空出世的,而是熊父母教出来的。 9 孩子的真心话只说给能懂的人听 ![]()
当孩子长大一点,父母就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少跟自己讲真心话了。而且很多时候,孩子会有自己的小世界,父母发现自己被隔绝在外进不去。
那这时候你就要问你自己,是不是在孩子兴致勃勃给你展示某些东西的时候你冷漠对待甚至直接打击他? 这种行为哪怕只有一次,都会让孩子丧失再次与你分享的意愿。 ![]()
回想一下自己日常跟孩子相处的情况,是不是也有上述的这些行为呢?
|
上一篇:孩子闹脾气时就这么处理
下一篇:没有了